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咕唧天气网 > 生活百科 > 怎么样“捕捉”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

怎么样“捕捉”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

作者:admin  发布:2024-03-13 01:12:48   咕唧天气网   网址:http://www.gjzdj.com/baike/173452.html

导语:怎么样“捕捉”强对流?大家都知道强对流天气是指在大气中发展迅猛、持续时间短暂但强度巨大的天气现象,如雷暴、龙卷风、冰雹等。这些现象常常伴随着剧烈的风暴和极端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吧!

怎么样“捕捉”强对流

怎么样“捕捉”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

强对流天气

龙卷、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且时空尺度小,利用地面气象自动站、卫星等“跟踪”难度大。此时,雷达是监测预警强对流天气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气象雷达,可以观测到强对流天气系统底部、中部、上部的多种参数,精准“捕捉”强对流天气过程。在与强对流“较量”的过程中,预报员也总结了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以冰雹为例,冰雹表现为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在雷达回波图上,冰雹云个体紧密、强度特别强,一般在55dBZ以上。雷达回波上出现钩状、指状、弓状、三体散射、“V”型缺口等回波形态特征,常预示着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发生。“当然,强对流雷达回波表现形式多样,仍需要技术人员配合其它多方面的产品等辅助识别。”广东省广州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羽介绍。

在雷达回波图上,脉冲风暴、多单体强风暴、飑线和超级单体等都有可能是指示对流性大风的“危险信号”,它呈现弓形,回波强度在50dBZ以上且强度梯度较大,回波移速大于60千米每小时;从垂直方向来看,回波顶较高,3千米至7千米中层径向辐合较大,后侧入流急流明显,低层速度图上有大风核。

龙卷是一种强烈而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地面上龙卷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之间不等,最大可达1千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小尺度天气系统。尽管“小而快”,但不意味着雷达拿它没办法。今年7月20日8时至12时左右,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和灌云县出现多次龙卷,位于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的4部组网雷达,成功捕捉到这一系列龙卷过程。

当然,气象雷达也不是“万能型”选手,无法探测到地球上每一个龙卷过程和内部结构,只有稍大尺度的龙卷、靠近雷达探测范围的才能探测到其涡旋特征。而台风中伴生的龙卷,是近些年天气雷达探测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显示,在台风东北象限,龙卷生成概率更高、更集中。台风中心右侧区域的垂直风切变较大,可为龙卷母体风暴发生提供更加有利的大气环境条件。平坦的下垫面、台风雨带中的超级单体和产生龙卷的涡旋结构,为台风龙卷的发展壮大推波助澜,助长其组织发展的能量。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杨金红介绍,X波段相控阵雷达因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对发现捕捉尺度小、发展演变迅速的龙卷具有很大优势。

另外,对于短时强降水(又称短历时强降水) 的探测,天气雷达也是一把好手。短时强降水因其发生时间短、降水效率高的“短平快”特征,影响较大、危害性较强。在天气雷达的眼中,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表现为在某地停滞少动,往往造成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或是强回波不断经过一个地点,像火车一列列碾过,俗称“列车效应”。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质心低,速度图上有时会有“逆风区”出现。

福建省气象台正研级高工黄美金说,使用雷达的“火眼金睛”开展精密监测,天气预报中的“高危分子”强对流很难遁形。

怎么样“捕捉”强对流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

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

强对流天气系统中雷电频次特别多,强度也比较大。

短时强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强度较大,其降雨量达到或超过某一量值的天气现象。这一量值的规定,各地气象台站不尽相同。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它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千米左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十分钟,但造成的灾害是很严重的。

冰雹是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降水。通常直径5毫米以上的都称为冰雹,大冰雹直径2厘米左右,像鸡蛋那么大(直径约10厘米)冰雹比较罕见,极端情况下,特大的冰雹直径可达30多厘米以上。一般认为,冰雹是由于冰晶或雨滴在对流的积雨云中下落到强的上升气流中被重新带到高空冻结层再度增长,经过多次反复直到上升气流无法拖住后坠下而形成。它通常是产生在系统性的锋面活动或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过程中,但也有局部性的。冰雹一般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雷雨大风指在出现雷雨天时,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17.2米/秒)的天气现象。通常由积雨云中强烈的下沉气流到达地面扩散开来而形成。当雷雨大风发生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狂风夹伴强降水,有时伴有冰雹,风速极大。它涉及的范围一般只有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暴雨橙色预警继续!湖南江西广西等地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gjz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