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咕唧天气网 > 天气生活 >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 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 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

作者:admin  发布:2024-05-20 14:25:39   咕唧天气网   网址:http://www.gjzdj.com/shenghuo/135928.html

导读: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回看到很多词语是描述帝王,还有一些成语是描述战役的,或者是出自一些战役历史事迹的。那么,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 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

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另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的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控制了北部中国的秦王苻坚率领90万兵将,准备对东晋实施进攻。晋王朝派出大将谢石、谢玄领兵八万前去迎敌。秦军气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寿阳。苻坚获悉晋军兵力不足,难以抵挡秦军攻势,就想抓住战机迅速出击,以求以少胜多,不料,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未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谢石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急命五万精兵夜袭秦军大营。高傲轻敌的秦军被打得丢盔弃甲,伤亡惨重。秦军此战大伤元气,士气低落,人心涣散。苻坚登上寿春城,只见晋军队伍整齐,士气高涨。放眼背面的八公山,风吹草动,活脱脱一幅晋军埋伏其中的景象。苻坚见此惊慌失措,后悔当初轻视敌军。出师不利的阴影令他诚惶诚恐,下令将军队退到淝水北岸扎营,企图依靠地势扭转局势,但却因此中计,苻坚最终落荒而逃。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 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

战场

“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

“以人为鉴”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悉心听取大臣魏徵的事迹。原文是这样说的:“郑公魏徵卒,徵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以妻其子叔玉。征薨,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以防已过。今魏徵没,朕亡一鉴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hù),知而必谏也。”

其意思如下:郑国公魏徵卧病在床时,李世民率太子一起来到他的府第探望他,趁魏徵尚在人世,下令把衡山公主指给魏徵的儿子叔玉为妻。魏徵死后,太宗李世民亲自为其撰文,并且刻于石碑上。皇上对众臣慨叹道:“人以铜镜为鉴,可以把衣帽穿戴得整齐端正;以历史为鉴,可以了解国家的兴亡更替;以他人作为对照,可以清楚自己的得失成败。我曾经以这三种事物来防止自己出现过失。现在魏徵死了,我就失去了其中的一样了。我曾经派人到他家,寻得一本文稿,才撰写了一半,依此可以明白:‘天下之事有好有坏。贤人执政,国家就会安定;恶人参政,国家就会衰败。爱憎之间,应该斟酌仔细。假如对喜爱的人能了解他的缺点,憎恶的人能知晓他的长处,去除邪恶不迟疑,任用贤能不猜疑,国家就可以兴盛了。’书中所说的大致内容就像这样。我常常思考这件事,唯恐免不了犯错。公卿侍臣,可以书写在笏板上,知道需要进谏的地方一定要进谏。”

结语:以上整理的“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哪里,以人为鉴说的是哪位帝王”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暴雨橙色预警继续发布!广西东北部等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gjz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