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咕唧天气网 > 天气生活 > 侧身葬是什么葬法 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

侧身葬是什么葬法 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

作者:admin  发布:2024-05-25 12:25:28   咕唧天气网   网址:http://www.gjzdj.com/shenghuo/136228.html

导读: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流行将亲人遗体停放在家中,而是直接送往殡仪馆进行火化,这样的方式是很方便,但是少了古代时候葬法的一些意义。那么,你知道侧身葬是什么葬法吗?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是怎样的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侧身葬是什么葬法 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

葬礼

侧身葬是什么葬法

侧身葬指使死者侧身而卧加以安葬的丧葬方法,其通常有侧身直肢和侧身屈肢两类。侧身屈肢葬的葬法比较古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夫妻合葬墓中常有发现。如齐家文化的柳湾遗址中发现6座经过性别鉴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有4座墓,男性直肢葬于棺内,女性葬于棺外,有的侧身,下肢微屈。在皇娘娘台和秦魏家遗址中所发现的双人合葬墓,均为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皇娘娘台还有3座三人合葬墓,男性均位于墓穴中部,仰身直肢,而女性则葬于男性的两侧,均侧身屈肢,双手屈于面前,面向男性。这些反映了男女地位的变化,是男女不平等在葬俗上的反映。在商代的墓葬中,侧身屈肢葬也常有发现,如陕西西安老牛坡的M4,所葬的男性30岁以上,居墓室中间,仰身直肢,女性为青年女子,位于男性右侧偏上,侧身屈肢,面向男性,山西灵石旌介M1,椁室中并列三具棺木,中棺为一仰身直肢的男性;两侧棺内为女性,均侧身面向男性,这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不过,在商代以后,虽然夫妻或男女合葬墓时有发现,但女性侧身面向男性而葬的现象已逐渐消失,以至到了近现代,汉族当中再也看不到侧身葬的现象。

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

而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一些民族是采用侧身葬的方法来安葬其正常死者的,并形成为其自身的风俗习惯。如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说:锅圈仡佬“葬则侧其身,谓使其不知回归云”。陆次云的《峒器纤志》云:孙佬“与苗同俗,死则俯尸侧葬。”在解放前,侧身葬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多见,而且各有各的特点。采用这种方法埋葬本族死者的民族,多有“死者睡法不能与活人相同,否则亡魂容易跑回家作祟”的观念。例如在云南勐海县巴卡因、贺开等地,拉祜族埋葬死者时,通常是“头朝东,脚朝西,面部俯卧,即嘴啃土地,身子却要半侧着,两手交叉于胸前”。因为拉祜族认为,活人与死人的睡法应该有所区别,假如死者像活人那样仰面躺着好好地睡,其亡魂会回家作祟,而使村寨里死更多的人。

侧身葬是什么葬法 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

葬礼

有些地方的傈僳族也采取侧身葬的方法,如云南碧江县色德乡德一登村傈僳族在墓地上埋葬死者时,是按辈份从右向左排列的,通常男在左,女在右,死者均直肢侧卧,面向东方。贡山县迪曾当一带的独龙族也行直肢侧身葬,他们安葬死者时,通常是头朝北,足向南,直肢侧卧,面向东方,背向西方,以便与独龙江自北朝南的流向一致。

侧身葬在新疆察布尔金泉乡锡伯族当中至今仍然流行。这里的锡伯族夫妻无论谁先去世都需要实行分棺合葬,一般是男左女右,男的仰面直卧,妻(或妾)均左侧卧,面向其丈夫。这表明在锡伯族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至今仍相当强烈。

信奉伊斯兰教的塔吉克族也使用侧身葬的方法安葬该族的死者。塔吉克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墓地。墓穴由亲属挖掘,然后都用石块砌筑。“墓穴呈长方形,南北向。埋葬男女死者的墓穴,深度不同,男子的齐腰深,女子的齐肩高。遗体在入穴时加裹毛毡。尸身在墓穴中头朝北,脚在南,侧卧,面向西方,表示朝对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此外,在一些实行火葬的民族当中,当尸体放在柴堆上时,也是采用侧身的形式。如云南宁蒗县跑马平乡的彝族在举行火葬时,就是将死者的尸体侧卧于木板上,再放在柴堆上面。死者是女性时,其面部朝北;是男性时,则面向东方。尸体侧卧摆好后,必须一次性将其烧成灰烬,中间不得添加柴火,否则,对丧家不利。

结语:以上整理的“侧身葬是什么葬法,少数民族的侧身葬方法”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暴雨橙色预警继续!广西东北部等地局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gjz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